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要闻动态  
要闻动态
通知
 
 
  要闻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要闻动态  
 
教育部举行2018年中国语言文字事业发展状况发布会
来源:国家教育部网站 发布日期:2019-06-17 【选择字体:
 


    第四,语言资源的科学保护。
    首先,我们要提到的是,在去年教育部、国家语委、中国教科文全委会、湖南省人民政府、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长沙成功举办了首届世界语言资源保护大会,这次会议的主题是“语言多样性对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作用”,通过了成果性文件《岳麓宣言(草案)》。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出席大会闭幕式并讲话,提出了加强语言交流互鉴,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四项倡议,得到了与会代表的积极响应,有关倡议在宣言草案当中也得到了充分体现。2019年1月18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其官方网站上正式发布了这一《宣言》,这也成为首届世界语言资源保护大会和我们《宣言》成果的重要标志。这个《宣言》也成为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一个以语言多样性为主题的永久性文件。
    可以说,首届世界语言大会的召开和《宣言》的发布也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一个成功实践,也为其他国家和地区提供了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方面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向世界传递中国声音,贡献中国智慧。在语言资源保护工作进展方面,2018年我们共开展了416个田野调查点,组建调查团队386个,从项目2015年启动,到目前为止,我们一共完成了1495个调查点。可以说,按照我们最初提出的1500个汉语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调查点的规划来看,已经达到总体规划的99.7%。我们在这五年工程进展过程当中,也出版了《中国语言文化典藏》《中国濒危语言志》这样一些标志性成果,中国语言资源采录展示平台的音视频资源也比2017年增长了近一倍。可以说,这些成果都为我们五年工程在今年能够顺利收官增添了亮点。
    在语言资源保护方面,我们也加强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工作。国家民委进一步加强民族语文专业队伍建设,牵头开展全国高校民族语言相关人才培养,举办全国民族语言翻译工作业务骨干高级研修班。中国民族语文翻译局、相关少数民族术语标准化工作委员会,还有一些民族地区的语言文字工作机构,也审定发布了蒙、藏、维、哈、朝、彝、壮等少数民族名词规范,我们统计了一下,总共有6600多条。文化和旅游部也新建关于民族语言文化资源的视频资源7100多个小时。
    在语言服务能力提升方面,也取得了很好的进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上海进博会语言服务多措并举。我们统计了一下,在进博会上,多语种语言服务志愿者团队上岗人数超过5000人次,覆盖语种超过20个。而且整个进博会,展会现场也形成了由志愿者、专业译员和机器翻译设备共同构成的多语种服务体系。二是国家语委服务北京冬奥会的语言服务行动计划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冬奥术语平台一期建设完成并交付使用,在这个平台当中,共收集整理冬奥术语近8万条,涵盖了中、英、法、俄、日、韩、德等多个语种,创新了冬奥会语言服务模式。北京市民冬奥文化培训读本《冬奥会:体育?语言?文化》以及《英语世界》《汉语世界》冬奥特刊正式出版,这也被称为冬奥语言服务的“一书两刊”。
    在语言翻译服务方面也取得了蓬勃发展。中国外文局、中国翻译协会发布了《2018中国语言服务行业发展报告》,推出翻译行业团体标准《口译服务要求》和语言行业规范等等。截至2018年6月,我国经营范围内包括口笔译等语言服务的企业数量超过32万家,以语言服务为主营业务的企业数量近万家,这也体现了语言经济在我们国家整体经济、社会发展当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发挥的作用和贡献度也越来越大。
    为残障人群语言服务得到有效落实。教育部、国家语委和中国残联联合印发《国家通用手语推广方案》和《国家通用盲文推广方案》,还发布了《国歌》国家通用手语版,对531名听力视力残障人士开展普通话测试,共有517人获得普通话水平等级证书。
    第五,语言文化传承传播。
    我们积极推进“甲骨文等古文字研究与应用专项”,成立专家委员会,设立系列课题,对这一专项工作进行支撑。我们还初步完成了《中华通韵》研制,形成了送审稿。保护传承地名文化,民政部新评审认定了8个县(市)作为“千年古县”地名文化遗产。教育部、国家语委实施中华经典诵读工程,印发了《中华经典诵读工程实施方案》,2018年完成并发布了中华经典资源库第5期项目。第五期项目成果视频资源一共2700分钟,截止到目前,第一期到五期项目共建成约12000分钟的视频资源,并在中宣部推出的“学习强国”平台上线。
    我们还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合作,共同建设了“中小学语文示范诵读库”,这个项目对1-9年级语文的每一篇课文,请央广总台的一些著名播音主持进行朗读,再配上非常形象生动的音乐,对推进中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工作,特别是提升教师和学生的普通话水平,发挥了很大的作用。这个项目的推出,广受社会各方面的赞誉和好评,被称为是“最好听的课文”。
    在传承传播方面,组织编写了《中华经典诗词分级诵读本》,为中小学生提供了权威的学习和诵读读本,这和刚才提到的建设中华经典资源库也是相辅相成的。继续举办第三季中国诗词大会,通过电视、网络、手机等多终端统计,收视人次达到21亿,成为广受欢迎的文化品牌。
    我们还联合中国书法家协会举办“2018年全国中小学师生书法篆刻展示交流活动”,联合中华诗词总会开展了“2018中华通韵诗词创作征集活动”。推进中华思想文化术语与学术外译。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完成了《论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多部习近平总书记论著的多语种外译工作。中国外文局推出的“中国关键词”项目新发布关键词102条,内容涉及治国理政、改革开放、外交等多个领域。教育部、国家语委牵头实施的“中华思想文化术语传播工程”出版第六辑。截止到目前,一到六辑的《中华思想文化术语》版权输出涵盖了22个外语语种,主要也是针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国家社科基金继续设立“中华学术外译”项目,去年共立项185个,涉及22个学科、12个语种。
    在传承传播方面,加强港澳台语言文化交流合作,开展第五届两岸中学生“海上丝绸之路书法之旅”夏令营,以及海峡两岸与港澳大学生汉字创意设计项目成果展。
    在加强国际合作交流方面,举办以“语言,让世界更和谐,文明更精彩”为主题的第二届“中国北京国际语言文化博览会”,就是我们常说的语博会。在这个展会上,我们系统回顾和展示了改革开放四十年来语言文字工作的成就。举办了首届中俄语言政策论坛,这个交流项目也填补了两国语言文化交流合作的空白。文化和旅游部去年新建了两个海外中国文化中心,目前累计建设海外中国文化中心37个。
上一页 [ 1 ] [ 2 ] [ 3 ] [ 4 ] [ 5 ] [ 6 ] [ 7 ] [ 8 ] 下一页
版权所有 2010 中央宣传部出版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  京ICP备10217941号-1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红莲南路57号(中国印刷大厦)  邮编:100055  电话:010-6523219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