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质检报告
|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质检公告
|
|
|
2013年“3.15”中小学教科书绿色印刷和月饼包装装潢印刷品质量监督检测活动总结报告
|
发布日期:2013-11-21 【选择字体: 大
中 小】
|
|
|
四、“3.15”质检活动主要特点 (一)围绕主题、狠抓落实,质检活动取得实效。 2013年“3.15”质检活动启动后,各省(区、市)和军队系统新闻出版行政部门高度重视,认真筹划,组织成立了以局领导为组长,相关业务处室和质检机构负责人参加的活动领导小组,围绕活动主题积极行动。活动领导小组负责人亲自带队,组织检查组深入中小学教科书绿色印刷承印企业、出版单位成品存放地、书店等销售场所,以及月饼包装装潢印刷品承印企业和月饼销售场所等,及时按照要求完成样品抽取,及时将所抽样品寄送至指定检测机构,确保质检任务的圆满完成。 期间,按照活动部署,各地组织行政管理部门和质检机构工作人员,以及质量专家前往印刷企业进行检查。检查对象包括辖区内所有具备绿色印刷资质的印刷企业,重点为承担2013年指定教科书印制任务的印刷企业,也包括拟申请绿色印刷资质的印刷企业。检查内容包括中小学教科书印刷的纸张、胶黏剂、油墨等原辅材料是否绿色环保,生产工艺和环境等是否符合要求。通过检查进一步了解印刷企业的印制生产和质量管理情况。对于检查中发现的环保意识弱、环境脏乱差、管理不规范、工艺不科学等问题,与企业一起认真分析原因、研究提出措施,及时给予指导,及时帮助解决,确保中小学教科书绿色环保、质量合格。 (二)结合实际、突出特色,促进各项工作开展。 在紧密围绕活动主题的同时,各地还结合实际,科学制定活动方案及措施,开展形式多样、各具特色的质检活动,带动各项工作。 一是以“3.15”质检活动为契机,推进绿色印刷落到实处。北京、上海两地按照总署部署,快速推进绿色印刷战略工程。北京市2013年不仅提前实现了中小学教科书绿色印刷全覆盖,还实施了婴幼儿读物绿色印刷鼓励政策。并对绿色印刷的教科书和幼儿读物进行了绿色印刷质量检测。上海市从2013年秋季起,全市基础教育各学段(包括幼儿园、小学、初中和高中)所有教材全部实施绿色印刷,并出台了绿色印刷质量专项监督检查制度,加强对中小学教材绿色印刷的过程控制。其他地区在管理部门、出版单位和印制企业的共同努力下,扎实推进绿色印刷战略,合理选择原辅材料,规范生产加工环节,严格进行质量控制,基本实现了2013年秋季中小学教科书绿色印刷覆盖60%的目标。 二是以“3.15”质检活动为契机,开展多项质量监督检查。在认真组织完成总署“3.15”质检活动统一要求的中小学教科书绿色印刷质量检查的同时,北京、河北、黑龙江、江苏、浙江、福建、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西、四川、西藏、陕西、甘肃、青海等地还组织开展了中小学教科书、幼儿读物、本版图书的印刷装订质量检查。天津、山西、江苏、山东等地还同时开展了内容质量和编校质量检查。 三是以“3.15”质检活动为契机,加强质量管理与技术培训。总署质检中心于4月下旬在西安市举办了中小学教科书绿色印刷质量管理与技术检测培训班。组织行业管理、认证评审、质量管理、技术研究、生产实践等方面的专家,对我国实施绿色印刷的重要意义和发展前景,绿色印刷企业认证及复评审要求,中小学教科书实施绿色印刷的政策要求、技术规范、质量标准与检测要点进行培训。河北、辽宁、吉林、黑龙江、福建、河南、湖北、湖南、广西、四川、云南、陕西、甘肃等地还举办中小学教材出版印制发行工作座谈会、绿色印刷工作宣传交流会、绿色印刷推进会、质量管理与技术检测专题培训班、产品质量提升研讨会等,组织当地行业协会、出版单位、印刷企业、发行单位主要负责人和质量管理人员参加培训与交流。提高企业质量意识、环保意识。 四是发挥总署质检中心各地分中心和有关地区质检机构的作用,齐心协力完成质检任务。近两年来,随着我国绿色印刷战略计划的实施,各地政府和新闻出版行政部门高度重视绿色印刷质检机构的建设与发展,目前,已有10多个省(市、区)的政府编制部门批准成立了专业质检机构,财政拨付了专门经费,这些质检机构相继成立并建立了绿色印刷检测实验室。尤其是北京、辽宁、上海、江苏、江西、陕西等质检中心(站)积极争取检测任务,克服各种困难,改进检测规程,加班加点进行绿色印刷质量检测。各地质检机构积极组织抽样,及时送寄样品,加强协调沟通,在“3.15”质检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五是加强宣传,扩大影响,进一步树立“3.15”质检活动的社会形象。为提升社会各界对出版产品质量管理和绿色印刷实施战略的关注,促进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对出版产品质量的积极监督,“3.15”质检活动办公室组织中国新闻出版报、中国图书商报、中国印刷、中国新闻出版网、必胜网等媒体对“3.15”质检活动进行了宣传报道。山西、吉林、浙江等地还深入出版单位、印刷企业、中小学校,组织开展了丰富的绿色印刷宣传普及活动。不仅通过发放宣传单、设立咨询台等方式为广大中小学生和学生家长解疑释惑。还实现了绿色印刷进课堂、进教室,结合教科书为学生讲解绿色印刷和印刷质量相关知识,得到了学校、家长及学生的好评。福建还以福建省“质量月”活动为契机,通过座谈会、问卷调查、实地走访等形式,进一步加大绿色印刷宣传力度。各项宣传活动的有效开展提升了全社会对“3.15”质检活动的关注度与影响力,增加社会公众对绿色印刷和出版产品质量管理工作的了解与支持,树立了新闻出版行业积极维护社会公众文化消费权益的良好形象。 五、“3.15”质检活动发现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3.15”质检活动的持续开展,推动了中小学教科书和食品包装装潢印刷品的监督管理,促进了印刷产品质量水平的不断提高,推进了绿色印刷战略的有效实施。中小学教科书出版单位和绿色印刷承印企业质量意识进一步加强,生产设备与加工工艺逐步改进和完善,质量管理与过程控制进一步科学规范。但是,活动中各地也发现了需要进一步完善的情况。如实施绿色印刷过程中原辅材料、生产工艺、技术设备、环境改造、人员培训等方面的成本势必加大,但印刷企业的绿色印刷业务量并无明显增加,绿色印刷加工工价也未得到相应提升。同时,中小学教科书绿色印刷质量检测依据的技术标准重在对绿色印刷的原辅材料、生产工艺、加工环境等进行控制并开展认证评审,但对绿色印刷的加工成品如何进行质量判定尚有待明确。 建议总署研究出台绿色印刷战略实施配套措施,通过政策、资金等多种手段,进一步鼓励印刷企业实施绿色印刷,推进绿色印刷战略落到实处。同时,研究制定绿色印刷质量检测行业标准与规范,促进质量监督管理体系的完善。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