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年“3.15”教材教辅产品和食品包装装潢印刷品质量监督检测活动实施方案
|
发布日期:2012-03-20 【选择字体: 大
中 小】
|
|
|
(二)主要标准 印刷装订质量标准:①出版产品标准《图书和杂志开本及其幅面尺寸》(GB/T 788—1999)、《平版印刷品质量要求及检验方法》(CY/T 5—1999)、《中小学教科书用纸、印制质量要求和检验方法》(GB/T 18359—2009)、《装订质量要求及检验方法——精装》(CY/T 27—1999)、《装订质量要求及检验方法——平装》(CY/T 28—1999)、《装订质量要求及检验方法——骑马订装》(CY/T 29—1999)等。②包装装潢印刷品标准《平版装潢印刷品》(GB/T 7705—2008)、《凸版装潢印刷品》(GB/T 7706—2008)、《凹版装潢印刷品》(GB/T 7707—2008)。 复制质量标准:《可录类光盘CD—R常规检测参数》(CY/T 38-2007)、《可录类光盘DVD—R/DVD+R常规检测参数》(CY/T 41-2007)、《只读类数据光盘 CD-ROM 常规检测参数》(CY/T 63-2009)、《只读类数字音频光盘 CD-DA 常规检测参数》(CY/T 64-2009)、《只读类数字视频光盘 VCD 常规检测参数》(CY/T 65-2009)、《只读类光盘DVD-Video常规检测参数》(CY/T 66-2009)、《只读类光盘 DVD-ROM 常规检测参数》(CY/T 67-2009)、《高速复制录音磁带》(GB/T 11956-2008)、《盒式音带高速复制系统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CY/T 26-1997)、《广播节目声音质量主观评价方法和技术指标要求》(GB/T 16463-1996)、《音像制品质量技术要求》(CY/T 48.1~5-2008)。 编校质量标准:《图书质量管理规定》、《现代汉语通用字表》、《标点符号用法》(GB/T 15834—1995)、《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GB/T 15835—1995)、《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GB/T 16159—1996)、《文献工作——中文罗马字母拼写法》(ISO7098,1981年2月发布)、《量和单位》(GB 3100~3102—1993)、《图书书名页》(GB/T 12450—2001)、《中小学教科书幅面尺寸及版面通用要求》(GB/T 18358—2009)等。 环保质量标准:《环境标准产品技术要求 印刷 第1部分:平版印刷》(HJ 2503—2011)等。 四、工作方式和任务分工 (一)工作方式 2012年“3.15”质检活动将采取以常规检查、“飞行检查”为主,兼有其他多种检查形式相互配合的工作方式。 1.常规检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军队系统新闻出版行政部门负责本地区(系统)的质检工作,组成“3.15”质检活动组织机构按照本方案制定活动计划、安排部署并具体组织实施。 2.“飞行检查”。由 “3.15”质检活动办公室组织有关专家和质量检测技术人员,对部分地区的受检对象进行“随地”、“随机”、“随时”、“随即”性的检查。即随地确定检查对象、随机确定检查样品、随时安排检查时间、随即公布检查结果。“飞行检查”的重点是秋季指定教材印刷装订批质量和环保质量及食品包装装潢印刷品的印刷质量和环保质量;目的是通过现场随机抽查掌握真实、准确的数据资料,并通过通报、约谈、媒体公开发布“飞行检查结果”等形式,进一步促进产品质量水平的提高,向社会大众提供一个负责任的质量检测结果。“3.15”质检活动领导小组要求“飞行检查”所到达地区的新闻出版行政部门,须按照“飞行检查”组的要求,密切做好相关配合工作。 3.“指导检查”。对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和边远地区,由“3.15”质检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采取指导检查的方式,会同当地新闻出版行政部门和质检机构对少数民族文字教材教辅产品进行检查。 4.“过程检查”。各地(系统)“3.15”质检活动组织应加强对印刷企业生产过程的检查,获得绿色认证的企业应列为必检企业;对生产过程中选用的纸张、胶黏剂、油墨等原辅材料的环保特性进行统计、上报。 5.“跟踪检查”。对秋季指定教材进行生产过程、储运、课前成品、课堂用书进行跟踪检查。特别是学生开学后要组织检查人员走进学校,对学生手中使用的新教材、教辅的印装、环保质量进行检查。 (二)组织分工 新闻出版总署“3.15”质检活动领导小组负责活动总体部署和领导,“3.15”质检活动办公室负责活动的具体组织实施。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军队系统新闻出版行政部门,负责本地区、本系统“3.15”质检活动的组织、部署和领导。各地(系统)质检活动办公室负责本地(系统)质检活动的组织实施工作,并负责情况汇总、数据统计、信息交流、活动总结等具体工作。 (三)任务分工 印装质量检查以各省、市、自治区(军队系统)为单位开展,由各地区(系统)质检站在当地(系统)新闻出版行政部门领导下,根据本地区(系统)特点按照统一的标准和规则实施抽样、检测、质量等级认定,及时将活动情况和检测数据报告质检活动办公室。教材教辅采取成品抽样检查、加工现场检查和销售产品检查等多种形式,实现对成品批质量、生产过程控制和原辅材料选用的全面监督检查。封存不合格产品及做好相应的检测记录,按要求送交质检活动办公室。中央在京出版单位的检查由总署质检中心和北京市印刷质检站共同进行。 编校质量检查由各地(系统)负责抽样和初检、复检工作,由“3.15”质检活动办公室组织专家组进行质量终审认定。 复制质量和环保质量,由各地按本方案进行抽样,由总署质检中心汇集样品后,组织技术检测和质量认定。 本次活动的质检结果发布由“3.15”质检活动办公室统一负责安排。各地印装质量检查结果需在本地发布的,事先报总署质检中心备案。
|
|
附件下载:方案附件 |
附件下载:2012年“3.15”教材教辅产品和食品包装装潢印刷品质量监督检测活动实施方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