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管理处电子政务系统,主要包括行政效率、产业统计和行政监管三个方面。
一、提高行政效率
1.存在的主要问题
(1)打印许可证;
(2)发放会议通知;
(3)发送信息;
(4)条形码发放;
(5)年度核验和产业统计。
2.采用数据库、数据传输和数字印刷方式打印许可证
(1)建立年度核验和企业变更信息数据库;
(2)批量年度核验和少量变更换证,均采用电子数据传输;
(3)采用数字印刷方式印刷许可证;
(4)加贴防伪标签。
3.采用直邮和手机平台发放会议通知
(1)数字印刷为可变数据的直邮提供了可行性;
(2)采用直邮会大大提高会议通知的有效率;
(3)建立不同经营范围、不同企业性质的企业数据库;
(4)从数据库输出的数据,直接传输给数字印刷企业;
(5)数字印刷企业提供可变数据印刷和邮寄的全部服务;
(6)从数据库输出的数据直接送手机平台;
(7)通过手机平台发送,再一次确认会议通知。
4.通过年度核验和统计分析系统的手机平台发布信息
(1)通过年度核验系统选择需要发送的企业;
(2)通过统计分析系统的手机平台发布信息;
5.网上申报、网上传送条形码
(1)给每家企业定义用户名和初始密码;
(2)企业通过备案管理系统申领条形码;
(3)将申报材料提交总署条码中心;
(4)通过备案管理系统将压缩文件传送企业;
6.年度核验和产业统计
(1)通过统计分析系统和手机平台发布年度核验信息;
(2)通过直邮和手机平台通知企业网上填报统计信息;
(3)通过初审和终审告知企业审核通过;
(4)通过手机平台通知企业领取防伪标签或换证;
(5)通过统计分析系统和手机平台告知年度核验结果。
二、产业统计
1.存在的主要问题
(1)纸质统计消耗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2)从纸质到电脑的输入出错率很高;
(3)年报的产业统计时间最少需要3个月;
(4)很难满足各个部门的统计要求;
(5)无法得到即时的产业统计数据;
(6)数据的准确率偏差较大。
2.上海印刷业统计分析、年度核验系统的主要特点
(1)印刷企业实施网上申报统计数据,用许可证的前9位作为用户名,密码企业自定;
(2)整个系统分为,企业录入系统、区县管理系统和市局管理系统;
(3)基本功能分为,企业基本信息、企业变更信息、企业设备信息、企业年报信息、企业月报和季报信息、信息发布、系统维护;
(4)企业基本信息中的企业基本情况与企业变更和许可证打印整合在一起;
(5)企业基本信息中的企业联系信息与直邮输出、手机平台整合在一起;
(6)企业年报和季报采用区县印刷行政管理部门和市局两级审核;
(7)上海所有印刷企业申报年报、1000万产值以上的650家企业申报季报、5000万产值以上等重点印刷企业申报月报,也可以重新调整;
(8)可以自己定制季报和月报的报表;
(9)功能强大的查询系统与EXCEL电子表格联接,使数据的统计更有灵活性;
(10)统计功能强大,基本满足了现有各部门的要求;
(11)系统维护和权限设置非常简便。
三、行政监管
1.存在的主要问题
(1)印刷业管理条例规定的五项制度很难执行,也很难监管;
(2)图书、期刊委托书制度的执行,确实存在难度;
(3)随着境外印刷业务数量的增加,审读和监管的实施越来越困难;
(4)教材质量的检测不能落实在生产过程中。
2.五项制度实施网上备案
(1)取消了纸质填报五项制度的规定;
(2)给每家印刷企业定义用户名和初始密码
(3)进入备案管理系统,网上填报五项制度;
(4)对企业五项制度执行情况进行网上监管;
(5)可以对企业填报信息进行分类统计。
3.委托书实施网上备案
(1)给每家出版社、期刊社定义用户名和初始密码;
(2)出版社、期刊社在网上填报委托书;
(3)印刷企业在网上确认同意承印;
(4)出版局在网上备案,并盖电子章;
(5)可以对网上备案的委托书进行分类统计。
4.境外印刷业务实施网上申报、纸质受理并行。
(1)印刷企业在网上申请境外印刷业务资质;
(2)印刷企业在网上申报境外出版物印刷业务;
(3)印刷企业将境外出版物纸质材料送受理大厅;
(4)企业可以提供电子文档和链接地址,加快审读时间;
(5)审读通过后,立即在网上告知审读通过,企业可以付印;
(6)受理通过后,可以在网上告知受理通过,企业可以来局拿批文;
(7)境外包装印刷和其他印刷品实施网上备案流程;
(8)对境外印刷业务网上监管、网上告知和网上通报;
(9)可以对网上申报内容进行分类统计。
5.教材印刷质量在生产中监管
(1)出版社将教材印刷任务发送到印刷企业;
(2)印刷企业确认印制任务;
(3)印刷企业上报教材印制工序;
(4)印刷处和质量站网上监管和抽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