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年“3.15”少年儿童读物类出版产品质量监督检测活动总结报告
|
发布日期:2011-12-09 【选择字体: 大
中 小】
|
|
|
三、“3.15”质检活动的体会 “3.15”质检活动在全国各地新闻出版管理部门及各级质检机构密切配合下,取得了圆满的成功。总结工作,我们有几点体会: (一)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3.15”质检活动取得成功的关键 “3.15”出版产品质量监督检测活动自2007年开展以来,每年围绕一个专题,开展全国范围的质量检查,有力地促进了出版产品质量水平的提升。“3.15”质检活动越来越被行业和社会所了解,被业界和社会认可并得到广泛支持,形成了良好的群众基础和工作基础。总结其成功的经验,我们认为关键是紧紧围绕国家和新闻出版业改革发展的大局,服务文化繁荣和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合格产品这个中心,适应新闻出版产业改革发展的需要,顺应人民群众文化需求,保障人民群众文化权益。这是“3.15”质检活动成功的关键。 刚刚结束的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进一步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要求提高文化产品质量,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好更多的精神产品。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给出版产品质量管理工作注入了新的动力。我们要继续打造“3.15”质检活动这个品牌,为提高我国出版产品质量水平,为新闻出版业大发展大繁荣,为出版品种齐全、质量上乘的文化产品做好质量保障。 (二)领导重视,协同配合是“3.15”质检活动取得成功的保障 每年的“3.15”质检活动动员了新闻出版全行业的力量,以监督检测为手段,将各种活动贯穿于出版产品的生产、制作、销售等环节中,实施对出版产品质量的全流程监督管理。 “3.15”质检活动利用技术检测手段,对产品质量进行检验,及时发现问题、反馈情况、指导整改,对不合格产品严格把关并及时做出处理,有效杜绝了一批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保证了人民群众得到优质合格的出版产品。 大规模的质量监督检测活动与实际具体的技术检测工作,离不开有效的组织和管理。五年来,各级新闻出版管理部门的领导高度重视出版产品质量管理工作,认真履行行业质量监管职责,实施有效的领导和管理;各级质检机构和有关部门对质量管理工作积极支持、协同配合,为活动的成功组织和实施提供了可靠的保障。这是非常宝贵的经验。 (三)完善体系,推动发展是“3.15”质检活动拓展的源泉 出版产品作为精神文化产品,涵盖了图书、报纸、期刊、音像电子出版产品、数字出版产品、包装装潢产品等众多产品种类,其质量包含了内容质量、印制质量、编校质量、装帧设计质量以及环保质量等方面的内容。文化建设需要质量优良的文化产品作基础,而出版产品在文化产品中又占据了主要的份额,因此必须要有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做保障。质量管理体系包含相关的法律、法规、各种规章制度,各种技术标准、技术检验程序和规范,以及组织机构、质量管理体制、机制等内容。连续五年的“3.15”质检活动按照“统一标准、统一规范、统一安排、统一行动、统一公布质检结果”的要求,初步形成了一套较为系统的工作程序,在全行业确立了质检工作服务于新闻出版产业发展,服务于新闻出版行业管理,服务于维护人民群众文化权益的工作宗旨。实践中我们积累了一些管理工作经验,锻炼了管理干部和质量检测机构队伍,为今后更好地开展质量管理与质量监督检测工作奠定了基础。质检工作范围的不断扩大、检测项目的逐步增加,离不开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来保障。我们要进一步加强质检工作体系建设,完善各种工作制度,依法实施对出版产品的质量监管。
|
|
附件下载:2011年“3.15”少年儿童读物类出版产品质量监督检测活动总结报告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