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质检报告
|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质检公告
|
|
|
2011年“3.15”少年儿童读物类出版产品质量监督检测活动总结报告
|
发布日期:2011-12-09 【选择字体: 大
中 小】
|
|
|
河南省,从组织机构、人员和经费等方面为质量管理和质检活动予以保障。“3.15”质检活动经费列入财政预算,有效保障了活动的开展。活动中采取检测与指导结合、监督与服务并举的工作方法,对一些质量问题,技术人员现场解答,上机操作示范。同时,研究分析影响质量的原因,及时将分析结果向生产企业通报。这种做法使质检机构与生产企业形成了良性互动,质检活动收到了预期效果。 河北省,在“3.15”质检活动基础上对质检工作进行拓展和延伸,建立了质量管理和质量检测技术人才培养工作机制,组织省内出版物印刷企业举办印刷标准宣贯班和印刷技术研讨班,引导企业开拓视野,更新知识结构,走绿色印刷发展之路。 北京市,立足于“大质检”理念,增强质检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活动中,不仅完成本市出版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任务,还受总署质检中心委托,对中央在京20家出版单位的58种产品的批质量进行抽查检测。检测中注重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将质量隐患消除在生产过程中;注重解决批质量不合格产品的技术分析;注重将在市场抽查中获得的信息反馈给出版单位,并对不合格产品进行追踪溯源。 甘肃省,将质检活动与印刷日常监管工作紧密结合,一手抓质量监督检测,一手抓规范印刷行为。建立长效工作机制,在加强对印刷产品质量监管的同时,依法查处违法印制经营活动。 湖北省,将“3.15”质检活动与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的相关出版工作有机结合,组织力量多次对相关图书的清样和成书进行质检,有效保障了辛亥革命专题出版产品的内容质量、编校质量和印制质量。 西藏自治区,局领导高度重视质检活动,积极动员,周密部署,成立了西藏2011年“3.15”少儿读物质检活动领导小组,由主管局领导担任组长,同时结合自治区工作实际,制定了“3.15”质检活动方案,推动各项检测工作有序进行。 军队出版单位印刷质量监督检测中心,两次召开军队系统出版单位负责人座谈会,研究部署质量管理工作,首先是出版单位自查出版产品质量,然后开展质量抽查,进而在检查的基础上开展军优产品评选活动,并结合军队系统出版单位质量管理实际开展业务培训。同时,与总署质检中心合作,共同对12家出版单位进行了质量抽检。这些举措有力推动了军队系统出版单位出版产品质量水平的提高。 以上地区活动开展各有特色,既创新了质检活动的方式方法,又促进了行业和社会质量意识的提高,同时推进了出版产品质量水平的不断提升。 (三)利用媒体,扩大宣传,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 为使“3.15”质检活动在社会上形成一个良好的舆论氛围,引起社会各界对少年儿童读物类出版产品质量的重视和关注,各地都做了大量的舆论宣传工作。 《中国新闻出版报》、《中国图书商报》、《中国印刷》、《印刷经理人》、中国新闻出版网、总署质检中心网站、必胜网等诸多出版印刷行业媒体和网站,对今年的质检活动给予了积极的宣传报道。许多省(区、市)广播、电视、报纸、期刊等新闻媒体及新闻出版局的网站也对今年的“3.15”质检活动做了积极的报道。 一些地方质检站派出工作组深入到出版单位和印刷企业,重点宣传“3.15”质检活动的意义、工作规范和目的要求,宣传相关的质量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山西、甘肃、福建、吉林、辽宁等省还通过召开质量管理工作会议、举办质检知识培训班等方式开展质量宣传工作。四川、吉林、广西、安徽等地专门印发《简报》,对“3.15”质检活动情况进行及时通报。不少省(区、市)在此次工作部署中,都将“强化信息报送”、“加强社会宣传”、“扩大社会影响”作为重要工作来抓。大量的宣传活动营造了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扩大了“3.15”质检活动的社会影响力,提高了社会各界对少年儿童读物质量的重视程度,提升了出版行业的质量意识和责任意识,使活动的目的和意义得到了进一步深化。随着“3.15”质检活动的深入开展和各方面的宣传报道,质量理念进一步深入人心,质量法律法规及技术标准进一步贯彻落实。我们高兴地看到,“3.15”质检活动不仅仅是一项质量检查活动,已经成为新闻出版行业的一个质量管理的品牌,已经在推动质量意识提高,促进质量管理水平提升,营造质量环境氛围等方面发挥出良好的作用。
|
|
附件下载:2011年“3.15”少年儿童读物类出版产品质量监督检测活动总结报告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