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印刷质检活动为抓手,促进上海印刷业转变发展方式
在新闻出版总署领导及印刷发行管理司和出版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的指导下,上海市新闻出版局认真贯彻落实新闻出版总署《关于开展2010年“3·15”少年儿童读物类出版产品质量监督检测活动》的文件精神,结合上海实际,扎实有效地开展‘3·15’质量检测工作。共检测各类少年儿童读物和世博类印刷产品224个品种,其中出版物产品66个品种、世博产品80个品种、包装产品20个品种;编校质量检测33个品种;期刊、报纸15个品种;上报总署质检中心光盘质量检测10个品种。同时,接受总署质检中心委托,对97个品种进行了环保检测。通过今年和过去几年的印刷质量检测活动,我们深刻体会到转变印刷业发展方式,质量检测是一个极为有效的重要抓手。
一、从转变发展方式的高度,充分认识印刷质检工作的重要性
2010年是“十一五”的最后一年,依据重点印刷企业的月报,预计上海印刷业工业总产值将达到555亿元,境外出口加工贸易总额将达到50亿元,工业总产值10亿以上规模企业达到4家,1亿以上的规模印刷企业将达到95家,全面完成了“十一五”上海印刷业的发展目标,取得了可喜成绩。
但是,上海印刷业面临的形势依然非常严峻。随着上海用工成本的不断上升,印刷作为一个传统加工制造业,利润率在逐年下降,中低端印刷品加工生产能力过剩,高端印刷产品配套能力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调结构、促转型已经成为“十二五”期间上海印刷业的中心工作。
如何引领印刷业转变发展方式,是我们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几年来印刷质检工作的实践,使我们认识到,印刷质检工作既是印刷行政管理部门的工作职能,又是转变印刷业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加大印刷质量检测工作,能够促进印刷企业不断提高印刷产品质量,有利于印刷企业优胜劣汰,提高集约化程度;实施印刷产品环保检测,能够提高绿色环保等高端印刷比例,引领印刷企业调整产品结构,走绿色印刷发展之路;有计划的质量评优和质量评选,能够缩小国内印刷企业与国际知名印刷企业的差距,逐步建立印刷企业品牌,增强印刷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总之,我局高度重视印刷质检工作,通过几年来的工作,已经建立一个有效的印刷质检工作领导机构,形成了全行业质检机构和相关系统统筹协调的工作机制,建立了一支数量充足的专家队伍。
二、专项检测与日常监管结合,构建印刷质量监管长效机制
几年来,我们一直积极落实总署每年的“3·15”质量专项检测,并注重将专项检测与日常监管相结合,以专项检测为手段,将质量检测制度化,切实构建起印刷质量监管的长效机制。
(一)通过2007年“3·15”中小学教材专项检测活动,建立了中小学教材印制质量监管长效机制
2007年,总署在“3·15”布置了中小学教材专项检测,我们通过这一专项检测活动,发现了上海中小学教材存在的质量问题。为了建立教材印制质量的长效机制,2008年,我局会同市教委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沪版教材印制质量专项检查的通知》,明确了上海市印刷品质量监督检验站对沪版教材实施全面检测,文件颁布至今,共检测教材批质量673个品种,总计22621册(套),对检测结果为批不合格的教材进行了全行业通报,引起了全行业教材出版、印刷、发行单位的高度重视;2009年2月,我局又制定了《中小学教材印制质量监管办法(试行)》,对教材检测范围和要求做出了明确界定,分清了出版社、印刷企业、发行单位在教材质量问题上的责任,规范了市印刷品质量监督检验站的检测活动;2010年秋季教材开始,建立了教材印刷的网上监管系统,将教材的成品检测为主转变为教材的过程控制。从而,建立了教材印制质量监管的长效机制,教材质量也有了明显提高。
(二)通过开展迎接新中国成立60周年印刷检测活动,建立了对重点出版物的检测和监督机制
2009年,总署开展了迎接新中国成立60周年印刷检测活动,我局以这项检测活动为契机,建立了重点出版物的检测和监督的长效机制。例如,2009版《辞海》是国家重点出版物,我局委托市印刷品质量检验站对《辞海》印制全过程进行监控,从用料、开切、制版、印刷、装订进行全方位检测,从而保证了辞海的印制质量,得到了出版单位和读者的充分肯定。2010年上海世博会,重点出版物长效管理机制也发挥了很好的作用,为世博图书质量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
(三)将重点印刷产品纳入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的检测监督范围,建立重点印刷产品的质量监管体系
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有一套非常完善的质量监管体系,将重点印刷产品纳入市技监局的检测监督范围,不仅能够得到检测经费上的支持,更重要的是能够建立起一套完善的质量监管体系。从2008年开始,市印刷品质量监督检验站已经先后五次受上海市技监局委托,对上海中小学教材和世博印刷品进行质量检测,初步建立了一套由市技监局出资和监督、市印刷品质量监督检验站检测、市新闻出版局对不合格品种进行处理的运作机制,形成了由专业管理部门和地方行政部门协同配合,共同保证印刷品质量的监管体制。两年来的实践,使我们感受到,这套监管体系对产品的抽检、质量检测的认定、企业的整改等,都更为规范,从而提高了印刷质量监管长效机制的水平。
三、以世博会印刷质量检测为契机,拓展质量检测的范围,加强质量检测队伍的建设
2008年9月,我局下发了《迎世博600天印刷质量工程检测活动的通知》,成立了迎世博印刷质量工程指挥部,在迎世博、办世博期间,对上海主要印刷企业的出版物、包装、数字印刷和防伪印刷产品进行全面检测,以100天为一个周期,对全市300多家重点印刷企业实施印刷品质量监督与检测,每100天的检测结果印制成小册子分发给上海1000万产值以上的600多家印刷企业。迎世博质量检测活动,拓展了质量检测范围,第一次尝试了环保检测、数字印刷检测和防伪检测,产品包括世博图书、世博门票、世博护照、世博纪念品等世博特许产品,共检测了1030个品种、361家印刷企业。以世博门票的检测为例,我局委托了上海市防伪技术产品测评中心,通过买检并参照相关标准,对200张世博会门票进行了7个常规项目检验、5个耐性测试和7个防伪特征验证。严格检测表明,世博会门票合格率达到100%。为了将这结果告知社会,我局特地召开了新闻发布会,公示了检测结果,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
迎世博质量检测活动,聚集了上海最好的质量检测机构,建立了出版物、包装、防伪和数字印刷四个检测小组,分别为上海市印刷品质量监督检验站、国家轻工包装装潢印刷制品质量监督检测上海站、上海市防伪技术产品测评中心、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数字印刷实验实训中心。通过这四家印刷品专业检测机构,为上海印刷品质量检测储备了一大批印刷质量检测的专家队伍,为建立上海印刷质量检测的长效机制奠定了人才基础。
同时,我局委托上海市印刷行业协会经过严格评定,向世博会组织推荐了71家优秀企业和39位专家,为世博会印刷品的质量提供了保障。在总署出版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的大力支持下,我局还委托上海理工大学对世博会中与印刷相关的低碳、环保、绿色产品进行了市场调研,并在近期召开研讨会。
四、加大投入,提高印刷质检机构建设水平
要建立质量检测的长效机制,必须加大对质量检测机构的投入。过去,上海市印刷品质量监督检验站没有自身固定场所,阻碍了质检站的发展,为此,我们调整用房,为质检站提供了一个楼面400多平方米的检测站用房,并进行了全面装修,建立了书库、光学实验室、物理实验室、环保实验室等,添加了130万元的设备。同时,我们每年为市印刷品质量监督检验站提供60万元的经费和专项检测费。
迎世博600天印刷质量工程活动,我局为出版物、包装、防伪和数字印刷四个检测小组都提供了专项检测费。我局还主动与上海市技监局和上海市教委沟通,通过项目支持为质量检测机构获取经费。
上海市新闻出版局还将与金山区人民政府一起,在金山国家绿色创意印刷示范园区规划和筹建绿色认证中心,对质量检测机构将会有更大的投入。
下一步,我局将按照总署领导及印刷发行管理司和出版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的要去,结合上海实际情况,进一步完善印刷质量检测的长效管理机制,不断拓展质量检测的范围和内容,以印刷质检工作为抓手,促进上海印刷业转变发展方式,推动上海印刷业又好、又快的发展,为构建印刷强国做出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