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质检公告  
监督抽查公告
产品质检公告
专项质检公告
质检报告
 
 
  质检报告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质检公告  
 
2010年“3.15”质检活动光盘复制质量检测报告
发布日期:2010-12-27 【选择字体:
 

为保护广大少年儿童的文化权益,20103月至10月,新闻出版总署开展了2010年“3.15”少年儿童读物类出版产品质量监督检测活动,对包括少儿读物类光盘复制质量进行了检测,这也是自2007年以来连续第四次对光盘复制质量开展的技术质量监督检测活动。结果显示,CD类光盘综合得分大于60分的占98.5%DVD类光盘综合得分大于60分的占93.33%,表明我国光盘复制质量水平基本保持平稳。

一、光盘复制质量检测工作情况

(一)成立工作机构

根据总署2010年质检活动领导小组的部署,总署质检中心成立了复制质量领导小组,负责本次活动光盘复制质量检测的监督指导和争议处理。为加强技术力量,落实工作责任,在光盘技术检测过程中,还专门成立了光盘质量检测技术专家组,专家成员包括中国音像协会光盘工作委员会、清华大学光盘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及北京保利星数据光盘有限公司等部门的多位资深专家,确保了技术检测任务的圆满完成。

(二)制定实施细则、实施技术检测

依照2010年质检活动技术实施方案要求,总署质检中心组织专家研究制定了《20103.15质检活动光盘类出版产品复制质量技术检测实施细则》。对光盘的样品抽取单位、抽取数量、检测机构等做了规定;进一步明确了技术检测依据的行业标准、主要参数、检测区域等;制定了评分标准,对机械光学特性、读写信号品质、盘面印刷和外观质量几方面指标分别评分,然后加权汇总,并在此基础上对5张光盘取平均值。实施细则为更客观、更真实、更准确地反映光盘质量水平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技术检测工作从7月开始至9月底全部完成。在对各地所抽取的样品进行分类整理后,确定对 178个品种的光盘实施了检测。其中CD类光盘133 个品种 665片;DVD类光盘45个品种225片。涉及北京、吉林、湖南、广东、云南、新疆等2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86 家音像和电子出版单位,以及19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37家光盘复制单位。

二、光盘复制质量技术检测结果

(一)CD类光盘

共检测CD类光盘133个品种665片,平均综合得分92.38分。其中,外观质量平均得分29.36分,光学参数平均得分15.73分,电性能参数平均得分47.29分。结果显示,CD类光盘复制质量得分超过60分的占98.5%。具体得分情况如下

 

CD得分情况

种类数量

百分比

< 60

2

1.5

6070

1

0.75

7080

5

3.76

8090

24

18.05

90

101

75.94

合计

133

100

 

(二)DVD类光盘

共检测DVD类光盘45个品种225片,平均综合得分87.88分。其中,外观质量平均得分28.87分,光学参数平均得分16.64分,电性能参数平均得分42.37分。结果显示,DVD类光盘复制质量得分大于60分的占93.33%。具体得分情况如下:

 

DVD得分

种类数量

百分比

< 60

3

6.67

6070

5

11.11

7080

3

6.67

8090

8

17.78

90

26

57.78

合计

45

100

 

三、光盘复制质量问题分析

(一)CD类光盘复制质量

从统计数据看,CD类光盘的综合测试结果比较优秀。133种光盘中仅2个品种综合得分小于60,占检测品种总数的1.5%;综合得分在80100分之间的品种则占检测品种总数的93.99%。总体来说,我国的光盘企业CD类光盘的复制生产能力是完全能满足客户需求的。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部分送检光盘的双折射、ECC(同心度)、翘曲等一些基本参数还出现了超标甚至严重超标的情况。这些缺陷有可能使驱动器伺服系统无法寻轨,导致光盘读取困难甚至无法读取,影响光盘的正常使用功能。专家分析认为,受检光盘光学和机械参数超标多是由于注塑机和注塑模压工艺存在缺陷造成的,也有可能是注塑机本身老化难于调整,或者是没有把工艺参数调整在工艺窗口内等原因造成。从这些光盘缺陷的原因可以看出,光盘复制企业在质量控制方面还有很多的工作需要去做。

(二)DVD类光盘复制质量

从统计数据看,DVD类光盘质量两极分化情况比较明显。得分在80分以上的占到75.56%,得分70以下的占到17.78%,得分介于7080分之间、水平居中的数量只占到6.67%。这主要是由于DVD的复制工艺相对于CD类光盘要复杂,工艺窗口比CD小,生产设备和技术工艺的参数调整难度更大,质量要求也更高。此次检测中,DVD类光盘的不合格项主要集中在光学的双折射、径向翘曲和电性能参数JITTER。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光盘行业经过一定时期的发展,一些企业的设备尤其是注塑机出现了老化现象,导致其性能下降,已经无法保证参数指标的合格。同时,少数光盘生产企业一味地降低成本,使用低质价廉的保护胶或油墨等原材料也是光盘质量不稳定的原因。另外,质量意识不强,生产管理和技术改造投入不够也影响了DVD光盘生产质量水平。

(三)光盘外包装质量

此次技术检测反映出个别企业对包装材料和包装工艺的管理有待提高。因为不恰当的包装方式,比如将光盘装在盘盒中,而同时又在狭小的盘盒中装入较厚的说明资料;还有的将光盘直接插装在书本里,合格的光盘受到外力的长期挤压可能产生变形,从而导致光学和电性能出现超标的情况。究其原因,多数是光盘的复制企业和光盘外包装的生产单位相分离,光盘的外包装生产单位由于原材料、技术工艺、生产设备和质量管理方面的原因,导致外包装质量出现诸多问题,影响了光盘产品的整体质量。

四、光盘复制质量管理工作建议

针对此次质检活动中反映出的问题,我们建议:

(一)开展音像电子出版单位技术质量培训,以市场手段提高复制质量水平。几年来的质量问题,反映了一些音像电子出版单位作为光盘生产的客户方,对质量问题重视不够,要求不严。通过开展常规性的音像电子出版单位质量培训工作,从客户源头抓起,通过音像电子出版单位的市场选择与复制企业的质量竞争等手段相结合,促进光盘行业复制质量整体水平的提升。

(二)继续抓好规范性标准的制定和监督工作。当前,光盘复制行业的技术标准体系尚待进一步完善。建议尽快制定光盘的生产复制、产品包装、抽样检测以及质量判定规则等相关标准,以技术手段服务于行业准入、产品准入,提升行业质量水平。

  附件下载:光盘质量报告及光盘复制质量检测统计表
版权所有 2010 中央宣传部出版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  京ICP备10217941号-1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红莲南路57号(中国印刷大厦)  邮编:100055  电话:010-6523219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