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4月底,江西省2010年“3·15”少年儿童读物类出版产品质量监督检测活动(以下简称“3·15”质检活动)领导小组对各出版单位报送的检测计划进行了研究,制定了缜密的《2010年江西省“3·15”质检活动检测计划》(以下简称《计划》),确保活动保质、保量、按部就班开展。 1.监督检测的出版产品种数为49种。《计划》涉及的少年儿童读物类出版产品有图书33种、光盘6种、期刊10种,此外将对少年儿童读物类产品的外包装进行抽样检测。《计划》涉及省内出版单位8家,省外出版单位1家(光盘产品),印刷企业共16家,复制企业1家。 2.编校质量和印制质量检查同步进行。根据《计划》,编校质量检查33种图书、2种光盘和10种期刊,对10种图书和3种期刊印装质量进行批质量抽样检查,其余进行单本检测。 3. 明确部分图书和期刊为编校质量和印制质量检查重点。《计划》将我省入选《2010年新闻出版总署向全国青少年推荐百种优秀图书目录》的4种图书和拟向全国青少年推荐10种优秀少儿报刊编校质量和印制质量作为检查重点。 整个《计划》编校质量完成时间在2010年5月底前完成,印制质量抽样和检测完成时间在2010年5月5日-6月23日,抽样地点将选定出版社社库、总编室、印刷企业和新华书店物流中心四个地方。
江西省“3·15”质检活动编校质量检查工作有序进行
1.领导重视,部门支持,密切配合。新闻出版总署的“3·15”质检活动因有编校质量内容,我局领导对此项工作高度重视,做出批示要求负责图书和报刊编校质量的出版管理处、新闻报刊处给予支持和配合,出版管理处和新闻报刊处处长分别担任省“3·15”质检活动办公室副主任,积极督导相关图书出版单位和期刊出版单位重视和做好图书和期刊的编校质量自查工作。同时,我局单列了专项经费用于编校质量的初审工作,为“3·15”质检活动提供了强有力的经费和组织保障。 2.明确编校质量工作程序和责任分工。图书和报刊编校质量检查按照先由各出版单位自查,将样书和编校质量自查结果报告报省局后,再由省局出版管理处和新闻报刊组织专家进行编校质量终审检查的程序开展。省局印刷复制管理处和质检站(“3·15”质检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配合出版管理处和新闻报刊处督促及时做好编校质量的初审自查工作,协调解决有关问题,及时将编校质量情况和结果报新闻出版总署“2010年质检活动”办公室进行终审。 3.明确编校质量完成时间。4月16日前,各有关单位已按照要求全部完成了33种图书、2种光盘、10种期刊的编校质量自查工作。5月20日前省局出版管理处和新闻报刊处将组织专家完成编校质量检查,5月底前将检测结果和样书报新闻出版总署“3·15”质检活动领导小组进行终审。
加强对少年儿童读物类出版物质量监督检测 开展“五进”走访活动
为了保护广大少年儿童的文化权益,履行监管职责,2010年4月28-30日,江西省新闻出版局在“3·15”质检活动和全省“营造书香赣鄱 共建绿色家园”读书活动节期间,组织出版物印制质量检测专家“进校园、进书店(新华书店和校园附近书店)、进文化站、进图书馆、进农家书屋”,开展了“五进”走访活动。 “五进”走访活动一是为了宣传《图书质量管理规定》、《书刊印刷产品质量监督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二是对近期北京万册中小学课本出现掉页,被新闻出版总署在全国范围内做通报处理情况进行通报;三是提高公众对图书(教材)印制质量的参与度、认知度和关注度;四是在走访的地方,抽查10个少年儿童读物类图书(教材),进行印装质量检测认定,如遇到单本图书(教材)不合格的,在库存量多的情况,进行批量抽样判定,了解我省使用的少年儿童读物类出版产品,如图书(教材)等整体印装质量情况。五是履行监管职责,督促出版单位整改,协助读者和用户退换质量有问题的图书(教材)。 “五进”走访活动共走访了江西师大附属中学、南昌育新学校、师大附中附近书店、时代图书广场、西湖区社区文化站、西湖区农家书屋、南昌市图书馆、江西省图书馆等10个地方,检查了省内和省外22个出版单位的55种图书(教材),经检测认定,发现6本单本有严重质量问题的图书,已通知出版单位自查,并予以调换,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江西省新闻出版局“2010年质检活动”领导小组 (江西省新闻出版局印刷复制管理处、质检站代章) 二〇一〇年四月三十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