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质检报告
|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质检公告
|
|
|
2010年“3.15”质检活动总结报告
|
发布日期:2010-12-27 【选择字体: 大
中 小】
|
|
|
二、2010年“3.15”质检活动体会及今后要做的工作 这次活动,全国各地新闻出版管理部门高度重视、加强领导、认真组织;各级质检机构尽职尽责,密切配合,扎实工作,上下齐心,取得了圆满的成功。这次活动,我们有几点体会: (一)要坚决贯彻总署全面质量管理要求,实施出版产品质量的多方位监督检测。 出版产品属于精神文化产品,其质量管理不同于一般的物质产品,其质量概念的内涵更为丰富。应该说,每一种出版物的质量都包括内容质量、印制质量、编校质量、装帧设计质量以及环保质量等方面的内容。在总署全面质量管理的要求下,质检工作的范围大大增加,不仅应关注书、报、刊等传统印制项目的质检,还必须与当前行业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相结合,实施多种出版产品、多方面综合质量的监督管理。今年的“3.15”质检活动,我们开始进行了多方面质量监督检测的尝试,初步摸索了工作方式方法,积累了一些经验。今后,要积极开拓新的工作范围,建立新的工作模式与新的工作机制,建立健全多方面的出版产品质量监督检测管理体系,为实现出版产业由大变强的发展目标做好质量保障工作。 (二)继续稳定做好印制质量监督检测工作,积极开展编校质量检查,促进出版产品综合质量的同步提高。 多年来,质检工作的重点一直在印刷装订和复制质量方面,我们已经积累了不少的经验。大范围地开展编校质量检查今年是第一次,我们也摸索了工作方法,有了初步经验。如果说,印制质量是出版产品的外在质量的话,内容质量和编校质量则是其内在质量,并且是出版产品质量的重要内容。实施出版产品的全面质量管理必须同时做好外在和内在质量工作。总署已经将出版产品的内容审读、编校质量检查工作职能赋予了质检机构,我们要加大这方面的工作力度,加强编校质量检查力量,做好检查工作,促进出版产品综合质量的同步提高。 (三)关注绿色印刷,积极开展环保质量检测工作。 环境保护目前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早在20世纪80年代,欧美国家的印刷包装业就率先倡导了绿色印刷包装的理念。而2009年的哥本哈根气候大会更是将“低碳”和“环保”等绿色关键词推到了公众的眼前。低碳经济、绿色环保是当今国际经济发展的趋势。对生态环境影响小、污染少、节约资源的绿色印刷方式已经成为全球印刷业未来发展的主流。9月14日,新闻出版总署与环境保护部正式签署了《实施绿色印刷战略合作协议》,这是新闻出版业特别是印刷业走上科学发展之路的一件大事,它标志着绿色印刷将成为我国印刷业未来发展的主攻方向。从我国印刷包装行业的现状来看,目前行业内的环保意识还不够强,重视程度有待提高。我们要深刻认识实施绿色印刷对改善印刷从业人员生产环境、维护广大消费者身体健康、推动我国印刷结构调整的重要意义。更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发展绿色印刷将成为我国出版产业实现经济结构转型,缩短与发达国家的行业差距,突破国际贸易“绿色壁垒”的契机。淘汰高能耗、高污染产能,发展环境友好型企业,必将成为印刷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人民群众热切盼望使用绿色环保出版产品,并且越来越关注出版产品使用的绿色材料、生产过程环境状况、产品所含物质对人体的危害程度。所以,今后对于出版产品的绿色环保方面的质量检测将愈显重要。我们将积极开展这方面的质检工作,为推动我国绿色印刷的发展,为我国环境保护质量水平的提高和促进低碳经济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
|
附件下载:2010年“3.15”质检活动总结报告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