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质检公告  
监督抽查公告
产品质检公告
专项质检公告
质检报告
 
 
  质检报告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质检公告  
 
2009年(迎接新中国成立60周年)出版产品质量监督检测活动总结报告
发布日期:2009-10-23 【选择字体:
 

    (质检中心主任齐相潼在2009年质检工作总结会议上的讲话)

    前不久,举国欢庆,同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共贺60年来我国在政治建设、经济建设、社会建设和文化建设方面取得的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全国各族人民都为伟大祖国的发展与进步感到无比自豪,都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充满信心。

    在这欢庆的日子里,我国出版界也以优质优良、丰富多样和种类繁多的出版物向祖国60华诞献上了一份厚礼。这份厚礼就是受到人民群众喜爱的和礼赞祖国方方面面伟大成就的各类出版产品,是全国出版界辛勤劳动的成果。这份厚礼也是经过全国各级新闻出版管理部门严格把关,各级出版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机构经过严格的技术检测检验通过的。

    在这里,我代表新闻出版总署出版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郑重宣布:

    2009年我国出版界为迎接祖国60华诞出版的印刷类出版产品质量合格率达到99.91%,复制类出版产品质量合格率达到98.99%。各类出版产品的印制质量达到近年检测的最高水平。让我们为出版界取得的优良成绩而自豪,让我们为出版界给祖国60华诞增光添彩而骄傲!

    全国出版界为庆祝祖国60华诞献上的这份厚礼,体现了出版界全体同仁对祖国的热爱,反映了出版业作为党的意识形态的重要阵地,作为传承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和文化产业发展的生力军,高举旗帜、围绕大局、服务人民、改革创新做出的新的成绩。这份成绩中也有全国出版产品质量监督管理和技术检测战线上各位同志的一份功劳!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2009年迎接新中国成立60周年出版物印刷复制质量监督检测活动总结表彰大会”,就是总结我们开展2009年质检活动的工作经验,对在出版产品质量监督管理和技术检测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人员进行表彰。

    下面,我代表新闻出版总署2009年质检活动领导小组就开展的出版产品质量监督检测活动作以下总结。

    一、开展2009年出版产品质检活动,为祖国60华诞添光增彩

    60年,一个天道的轮回,一次地道的巨变。新中国在60年间顽强地崛起,沧桑巨变。而作为记录、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的新闻出版业在与全国各行各业同庆祖国辉煌成就的同时,更多了一份使命和责任。为祖国献上我们生产的优质文化厚礼,为人民出版更好更多的优秀文化产品,以良好成绩和实际行动庆贺祖国华诞,这是全国出版界的共同心声,也是全国各级出版产品质量管理部门和检验机构的共同心声。

    在新闻出版总署党组的领导下,2008年底,总署印刷发行管理司和总署出版产品质检中心共同提出了在2009年开展迎接新中国成立60周年出版产品质量监督检测活动的计划,很快得到了总署党组和总署领导的支持与批准。

    这次活动以迎接新中国成立60周年,保障出版产品质量水平,为祖国和人民献礼为主题。通过对出版产品印刷装订和复制质量的技术检验检测,及时发现和纠正质量问题,确保出版产品质量,推动出版单位、印刷装订企业和复制企业提高质量水平,打造优质品牌。同时,通过开展质检活动,进一步加强各级管理部门对出版产品质量的领导和监督管理,促进出版和生产企业提高质量意识,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这是本次质检活动的指导思想。

    2009年3月13日,在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前夕,我们在北京隆重举行了“2009年迎接新中国成立60周年出版物印刷复制质量监督检测活动”启动仪式。总署主管副署长阎晓宏同志亲自到会并作动员讲话。他指出,加强出版产品质量监督管理,为促进新闻出版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质量保障是管理部门永恒的工作主题。今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为祖国华诞献礼,为人民出版和生产又好又多的优质出版产品是全国出版界光荣的使命和责任。为优质出版产品的出版和生产提供管理服务和技术方面的保障是质量监督管理部门的责任,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重要工作。阎晓宏副署长特别要求,要在开展出版产品质检活动中履行监管职能,不断建设和完善质量保障体系,打造行业质量品牌效应,为出版产业发展提供质量保障。

    阎晓宏副署长的重要讲话,进一步为我们明确了开展质检活动的重要意义和工作目标。在整个质检活动中,各级管理部门和质检机构始终遵循总署制定的活动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认真履行监管职责,发挥技术检测工作优势,为出版和生产优质产品提供服务保障,使这次活动自始至终有声有色,既扎扎实实,又卓有成效。

    二、提供质量保障贯穿活动始终,履行管理职责作为主要手段,开展质量技术检测为基本工作方法,全面推动出版产品质量水平提高

    3月13日,2009年质检活动在北京正式启动后,总署成立了质检活动领导小组和活动办公室,阎晓宏副署长亲任领导小组组长,总署印刷发行管理司司长王岩镔和总署质检中心主任齐相潼任副组长;同时聘请了业内一批质量专家组成本次质检活动的技术专家组,专门负责质量技术工作。各地都以极高的热情,积极组织开展本地的质检活动,相继成立了质检活动领导小组。许多省级新闻出版局局长亲任领导小组组长,直接领导质检活动的各项工作。各地先后采取多种形式,召开专题会议、动员大会、座谈会等传达总署对质检活动的安排和要求,部署当地的质检工作,并且在组织机构、人员和经费等方面给予了极大的支持。

    2009年质检活动在各地顺利展开后,总署质检活动办公室认真筹划,积极工作。制定了详细的工作方案,确定了督导、抽样和检测的对象与范围。首先组织质检专家,对4月份在济南举行的第19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上的参展图书进行了印制质量抽样检测,对迎接新中国成立60周年重点出版物实行了重点抽样检测。经检测,参加第19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的展品,印刷装订质量达到优良水平。6月至8月,总署质检活动办公室又先后在广州、杭州、兰州和大连召开了4次片区督导工作会议,对这些片区的质检活动进行监督检查和工作指导。紧接着又组织一些省级管理部门的负责同志和质检专家分赴贵阳、哈尔滨、银川进行分区交叉检查和抽样检测。对于片区督导和交叉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指导相关单位及时解决;对活动开展中好的经验、好的做法及时进行宣传推广和报道。这些做法,极大的促进了各地区活动的开展,有效地提高了质检活动的实际成效。

    这次质检活动,在出版产品质量检测的范围上,不仅对出版产品的印刷装订质量抽样检测,还对光盘类出版产品的复制质量进行了抽样检测。这次活动中,我们精心组织,上下协调,合理分工,在对出版产品的印刷装订质量的抽样检测方面,采取了由各省各地和各系统主管部门主要监管和进行抽样检测的办法。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军队系统的新闻出版管理部门都分别组织了强有力的质量监管和抽查检测机构,对所辖区域的出版产品进行全方位的质量检测;中央部委在京出版单位出版的出版产品和部分重点出版产品由总署质检中心组织专家进行抽样检测。根据各地及相关部门上报的质检活动工作总结和数据报表统计,2009年质检活动中共抽检印刷类出版产品8430种,51973册,合格率达到99.91%。在对复制类出版产品的抽样检测方面,我们采取了由各地负责抽样,统一交由总署质检中心集中检测的办法。总署质检中心成立了由国内一级光盘质检专家组成的专家组,研究确定了检测用专业技术标准,并认定了清华大学光盘研究中心和保利星公司的专用光盘质量检测仪器,对各地送检的147种,735盘CD类出版产品和49种,245盘DVD类出版产品进行了技术检测。检测结果总合格率为98.99%,其中,CD类为99.32%,DVD类为97.96%。

    从检测结果来看,出版产品的印刷装订质量水平,2009年高于前几年,光盘类出版产品的复制质量也高于去年和前年。这些数据充分表明,我国出版产品的质量在逐年稳步提高。特别是为迎接新中国成立60周年所出版的各类出版产品基本上都显示出了较高的质量水平。这是全国出版界为祖国60华诞奉献的一份厚礼!

    三、各地新闻出版行政管理部门认真履行质量监管职责,多策并举,确保出版产品质量

    在这次质检活动中,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军队系统的新闻出版管理部门不仅发挥质检活动的领导作用,而且认真履行质量监管职责,采取各种措施,确保出版产品的质量。

    北京市新闻出版局在市内主要的图书批发市场设立了专门的质量检测和服务岗,对进入市场的图书随时进行监管和质量咨询服务。在加强对出版产品质量监督检测的同时,特别对迎接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出版物进行重点检测,并且定期召开质量分析会议,与相关出版和生产企业研究解决质量问题,对不合格产品做出及时处理。

    江苏、福建等省局要求省内各地(市)新闻出版局及相关出版和印制企业成立专门的质量工作小组,加强对出版产品印制质量的组织领导和管理,对自己生产的产品进行自查自检,从源头上严把质量关。

    湖南、安徽、湖北等省局组织质检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掌握质检标准和技术测试指标,保证质检工作科学规范。

    甘肃省新闻出版局将质检活动与印刷日常监管工作相结合,一手抓质量监督检测,一手抓规范印刷行为,建立长效工作机制。

    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对本地出版的出版产品高标准,严要求,在认真执行本次质检活动指定的技术标准的同时,增加了印刷环保检测项目标准。

    四川省新闻出版局根据本省出版的迎接新中国成立60周年出版物的时间,分阶段安排部署质检工作。

    黑龙江省新闻出版局组织本省印刷技术协会发出倡议书,倡导本省印刷企业完善自检自查,互检互查,群众监督和质量举报奖励机制,并将出版产品质量评价结果纳入本省印刷协会诚信体系建设指标中。

    吉林省新闻出版局要求印刷复制企业签订质量责任书,通过确定质量责任提高质量意识。

    内蒙古、新疆等边远地区的新闻出版局将质检工作的关口前移,在调查摸底的基础上对出版和印刷单位加强印前质量监控,对纸张、油墨、板材等原材料和生产工艺、机器设备的选用提出科学合理的建议,从而避免了缺陷产品的产生。


    广西、广东等省局以质检工作为抓手,强化管理,召集省内印刷复制企业,连续举办了多次印制企业质量管理培训班,为企业培训质量管理骨干。

    内蒙古、上海、安徽、河南、广西、贵州、江西、湖北、广东、四川、山西、湖南、云南、甘肃等省(区、市)新闻出版局将2009年质检活动的开展与秋季中小学教材教辅质量检查、农家书屋出版物质量检查和迎接上海世博会图书出版工程质量检查等相结合,拓展工作内容,加强监督管理,确保重点出版物的质量。

    重庆市局还结合“重庆读书月”活动开展图书质量抽样检查,为群众提供优秀读物。

    在这次质检活动中,许多管理部门创造性地开展质量监管工作,创新了许多质量监管方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经总署研究,决定对在这次质检活动中做出突出成绩的部分省局和管理干部进行表彰。在这里,我们对他们所做出的成绩表示热烈祝贺!

    四、各地质检机构发挥专业技术优势作用,检测与指导结合,监督与服务并举,帮助出版和印刷复制企业生产优秀产品。

    在这次质检活动中,各地出版(印刷)产品质量监督检测站都很好地发挥了专业技术作用。大家在总署质检活动领导小组和各地各系统新闻出版管理部门的领导下,紧密围绕质检活动主题,按照质检活动工作方案,具体实施出版产品的抽样和技术检测工作。在实际工作中,依靠专业人员,使用专用设备,以科学态度和专业的技术方法,对每册图书、每张光盘进行技术检测,提供出可靠的质量数据和结果。为管理部门加强监管提供了依据,为出版和生产企业改进与提高质量提供了指导意见。

    各地质检站在对出版产品进行抽样和技术检测的过程中不仅检验每种产品的质量状况,而且组织专家研究分析影响质量的原因,及时将分析结果向生产企业通报。有些质检站还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深入生产企业进行具体技术指导,帮助解决技术问题,协助提高技术水平。对于经检测确定的不合格产品,质检站及时向管理部门报告,同时通知生产企业立即采取补救措施,及时进行技术处理,避免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

    正是由于在这次质检活动中采取了检测与指导结合,监督与服务并举的工作方法,质检机构与生产企业以向祖国和人民提供优质出版产品为共同目标,使质检活动收到了预期的效果。

    在这次质检活动中,也涌现出了一批成绩突出的优秀质检站和优秀的质检干部与工作人员,经总署研究,决定给予表彰奖励。我们也向他们表示热烈祝贺!

    五、抓好舆论工作,宣传全国出版界为优质产品做出的努力,扩大质量监管和技术检测工作的社会影响力

    2009年的质检活动,虽然是近年来总署开展的专项出版产品质检活动的继续,但是今年的质检活动不同于往年。今年是为祖国60华诞献礼,为祖国取得的伟大成就赞礼。因此,今年的质检活动具有特殊的意义。活动一开始,领导小组就把抓好舆论工作,做好宣传报道列为贯穿活动始终的重要工作内容。同时确定了宣传报道的主题,也就是:通过报道活动开展情况,宣传全国出版界为生产优质产品做出的贡献和努力,宣传管理部门和质检机构加强监管,加强质量技术检测工作,鼓励打造优质品牌产品和树立质检工作品牌。

    活动启动以来,《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新闻出版报》和《中华读书报》等多家媒体都对活动进行了宣传报道。中国网、新浪网、中国政府网以及总署门户网等多家网络媒体也先后进行了宣传。在分片区指导和分省交叉检查过程中,中国新闻出版报专门派出记者全程跟踪报道,并先后组织专版对一些出版社和生产企业确保质量、建立质量保障体系、生产优质产品的情况进行深入报道。同时,各地也充分利用电视、报纸和网络等多种媒体进行宣传,使社会公众对质检活动的关注和参与程度大为提高。

    山西、辽宁、贵州、内蒙古、湖北、辽宁、吉林、陕西等省局利用报刊、电视和行政部门、行业协会网站等媒体连续对活动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宣传报道,扩大活动的社会影响力。贵州、四川、湖北、广西等地积极编发活动情况,及时上传下发质检活动情况,使活动开展有声有色。

    六、认真总结质检活动经验,再接再厉,打造行业质检品牌,为出版产业发展保驾护航

    2009年的质检活动已经圆满结束了。回顾走过的路程,有很多经验可以总结。

    这次活动中,全国各地新闻出版管理部门高度重视、加强领导、组织协调,发挥了行业行政监管的作用。这是强化出版产品质量管理的有力保证。

    各级质检机构尽职尽责,发挥专业技术优势,深入出版单位和印刷复制企业,扎实工作,严谨科学地进行质量技术检测,客观公正地做出质量等级评价,这对提高出版产品质量水平起到了技术保障作用。

    许多承担迎接新中国成立60周年出版物的出版单位和印刷复制企业,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良好的质量技术,精心生产优质产品,以实际行动为祖国60华诞增光添彩。

    在这次活动中,中国印刷技术协会以及部分省(区、市)的印刷协会也积极参与,密切配合,利用行业协会的组织和技术优势,在活动开展的各个阶段做了不少实际具体的工作,为活动顺利进行做出了贡献。

    中国新闻出版报等宣传媒体也在活动中发挥舆论导向和宣传报道作用,使活动自始至终充满向上、活跃、落地有声的气氛。

    需要特别提到的是这次质检活动中,总署质检活动办公室和各地质检工作机构中的众多质检专家和专业技术人员,他们在活动中发挥出了不可替代的专业技术作用。正是由于他们一丝不苟,兢兢业业、认真细致的工作,保障了每一册图书,每一张光盘质量技术数据的客观、公正和准确,为实施管理提供了依据,为提高质量奠定了基础。

    通过这次质检活动,我们又一次打造了行业质检品牌。1983年,国际消费者联盟组织确定每年3月15日为“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此后,每年3月15日,全球各地的消费者组织都举行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大规模活动来提高消费者的保护意识,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利。“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已成为全世界消费者彰显权利、合法维权的重要环节,在我国已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认可和共识。

    为了促进出版产品质量不断提升,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产品的质量需求,2007年,总署决定并组织在“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期间启动中小学教材印制质量监督检测活动;2008年,总署又在“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期间启动迎接北京奥运会印刷复制产品质量监督检查活动;今年,总署再次在“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期间开展了2009年迎接新中国成立60周年出版物印刷复制质量监督检测活动。连续3年在“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期间开展的出版物质量监督检测活动,在全国范围内引起了各界群众和广大消费者的热烈反响,也引起了新闻出版行业各个方面和相关部门与单位的高度重视,已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同时体现了新闻出版总署高度重视出版产品质量,着力提升质量水平,促进出版产业健康发展,维护人民群众文化权益的决心和力量。2009年的质检活动,又再次将新闻出版行业的质检品牌擂响!

    我们在总结经验的时候,也应当总结一下工作中的不足之处。此次质检活动同样反映了一些问题。既有出版产品本身印刷复制质量欠缺的问题,也有行业监督管理缺位的问题,更有印刷复制业长远发展的深层次问题。在出版产品印刷复制质量方面,虽然整体质量良好,保持了稳定水平,但也有一些产品存在较为严重的质量缺陷。如印刷类出版物文字缺笔断划影响阅读;侧(背)胶开裂,书页脱落;文字虚花、套印不准;墨色不均等。光盘类出版物双折射、ECC(同心度)、翘曲、Bottom Jitter等一些基本参数严重超标;光盘包装材料质量低劣,导致盘面划伤、盘盒碎裂等严重问题。这些质量问题的出现,既有原材料、技术工艺、生产设备方面的问题,更多的是由于质量管理和保障机制不完善等造成的原因。在行业监管方面,随着出版单位转企改制的进一步深入,各地新闻出版行政部门对出版单位转向宏观管理,新形势下对出版产品质量如何监管,怎样实施管理,许多问题有待于研究。同时,各地质检机构也面临单位性质不统一,人员编制和工作经费不落实等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现有的国家和行业技术标准也不完善。部分标准严重超龄,难以适应新技术、新形势的发展与要求,急需进行修订。更有一些新兴出版产品的技术指标和检测参数等没有相应的标准进行规范,这都是亟待研究解决的问题。在行业发展方面,全国印刷复制企业总量和规模的不断增长,持续发展,但仍然存在着一些效益差、技术含量低、管理不规范的企业。行业中还存在着恶性竞争的不规范行为,工价持续偏低,一些企业只顾压缩成本而忽视质量,技术升级与设备更新较为缓慢。印刷复制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环境尚需改善,提升印刷复制业整体水平迫在眉睫。出版产业的健康发展,是以高质量的出版产品为重要标志的。要保证出版产品的质量水平,还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我们相信,通过不断加强行政监管,不断提高质量技术能力和水平,一定能够克服多种困难和问题,取得新的成绩。

    同志们:2009年质检活动已经圆满胜利结束了,我代表总署2009年质检活动领导小组,代表总署出版产品质检中心再次向参加质检活动的各位领导、专家和所有同志表示深深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同时,祝愿大家乘着祖国60华诞的喜庆,奋发努力,为我国出版产业的发展,为新闻出版行业的质检工作,为出版更好更多的优质出版产品继续做出我们的贡献!

    谢谢!

新闻出版总署2009年质检活动领导小组
二〇〇九年十月         

版权所有 2010 中央宣传部出版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  京ICP备10217941号-1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红莲南路57号(中国印刷大厦)  邮编:100055  电话:010-6523219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