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3.15少年儿童读物类出版产品质量监督检测活动”开始以来,按照新闻出版总署的统一部署,吉林省根据制定的工作方案有条不紊地开展工作,由于今年的质量检测的内容有别于往年,增加了图书的编校质量、环保质量等,在以往工作经验的基础上侧重了工作点加大了编校质量的检查。
具体做法如下:
统一认识,明确重点。我们知道,一本书,献给读者的起码应该是合格品,无论是这本书的内容质量、印刷质量、编校质量抑或环保质量。我们知道,一本书,无论是有错的内容、还是错误的文字、甚至是我们没有校对出来的标点符号,对于思想活跃成长中的少年儿童有着怎样的贻害。有时一个错误的内容、一个小小的标点符号会在他们大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迹以致他们终生难改。我们又知道,社会上“无错不成书”的普遍说法,作为图书生产者的我们有着怎样的责任和压力。领导者的重视,大家有了共同的认识,工作的重点自然也就明确了。我们的实施从各单位的自查开始,要求凡涉及少儿类出版物的出版单位,先做好自查,重点放在编校质量上,然后将已经出版且有库存和即将出版的本年度少儿类图书上报我局,便于掌握各出版单位的实际情况利于我们随时抽检。
重点图书,重点检查。“2010年全国新闻出版总署向全国青少年推荐百种优秀期刊”我省入选1种,即《智慧少年》。“2010年全国新闻出版总署向青少年推荐百种优秀图书”我省入选两种,即《亲近母语日有所诵》小学1、2年级。这类书用我们分管部门的同志说,该是免检产品(出版单位都配备了较强的编校人员),否则怎么会向全国推荐入选目录。可我们专家组的同志却认为不但不能免检而且还要认真检查,因此在编校质量的检查中我们挑选了经验丰富技术过硬的专家来完成。同样,在印刷质量上我们也向出版单位提出了要求纸张原材料的选用上要以质量为首,切不可只顾成本丢了质量。在印刷质量上我们分别到企业进行了检测,保证了图书质量。期刊的质量检查,由于每期的内容有别我们更是不敢放松,仍然选择的是经验丰富的专家来完成编校质量的检查。本次活动期间,我们对全部出版的4期刊物均进行了质量检测。
突出重点,反馈信息。为搞好本次少儿类出版物的质量检测工作,我们把每年一次的全省图书印制质量检测工作提前到了5月份,对2000多种的本版图书进行了质量检测。检测时,我们结合本次活动对500余种的少儿类图书(含教辅)进行了印刷质量重点检查。
作为视觉产品的图书,带给我们知识信息的同时也承载着读者视觉愉悦和心理愉悦的功能。构成图书质量四大因素(其实应该是五大因素,即内容质量、编校质量、装帧设计质量、印刷质量、环保质量)之一的装帧设计,越来越引起读者的关注。检测中发现许多书籍存在着设计上的问题,特别是对印刷工艺不熟悉导致的质量瑕疵。比如一套少儿类图书,因版面设计(图书装帧设计质量因素之一)的文字离前口太近,折页稍许误差(当然,在允差范围内)文字便被部分裁掉。再比如,一般类少儿图书,部分版面设计成了黑底透5号白字,而且黑底还是四色叠印,给印刷带来难度不说,展现于眼前的是字迹不清版面模糊的视觉效果,此时怎能谈上阅读时的心情愉悦。低年龄段儿童读物设计的字迹太小,等等。我们把这些版面设计上的不足及时以局文件的方式通报给了各出版单位,引起了出版单位的极大重视。尽管图书的装帧设计质量不在本次检查之列,但在当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出版单位尤其不可小视。
质量是企业永恒的主题,尤其是当今科技的飞速发展,传统出版业面临着互联网等电子媒体的极大冲击,出版单位要想立足发展惟有提高质量不断创新。
吉林省新闻出版局 2010年 7月12日
|